
在儿科规培的岁月里,我仿佛置身于一片纯净的天地,远离了其他科室的纷繁复杂,专注于这片充满童真的领域。这里,儿内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PICU等专业方向交织成一幅细腻的画卷,每一笔都勾勒出孩子们健康的轮廓。
半年的时光,如同一首悠扬的乐章,我逐渐融入了这里的节奏。与科室的老师、同学们相处,与小患者及其家长沟通,对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我愈发熟练。这一切,离不开科室主任和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与关怀。李涛主任,如同一位远见卓识的舵手,引领我们穿梭在学术的海洋中,拓宽视野,提升临床思维;肖玉主任,则是一位精心的园丁,为我们规划培训计划,让我们在知识的田野中茁壮成长。
如今,我在小儿内科轮转,薛莉莎老师成了我成长路上的明灯。她虽年轻,却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带教经验。她根据我的实际情况,为我挑选合适的病例,手把手地教我,待我掌握后,又放手让我去实践。每当我需要,她总是随叫随到,给予专业的建议,并在病例处理完成后,帮我总结经验,指导我改进方法。
席世兵老师如同一位智慧的导师,在我遇到疑难病例时,给予关键指导。他仔细询问检查细节和我们的想法,带领我们重新梳理思路,从疾病的发病机制到特殊表现,一点点分析,让我们对疾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他的指导下,我们最终找到了诊断的关键线索,成功制定了治疗方案。
在与这些前辈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患者建立互信。儿科的小患者们,如同初绽的花朵,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耐心去呵护。记得有一次,我接诊了一个哭闹不停的小患者,薛老师赶来后,用温柔的动作和小玩具,慢慢取得孩子的信任,让孩子逐渐安静下来。经过细致的检查,最终准确判断出孩子的病因。
这一幕,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让我在面对哭闹不配合的小患者时,不再急躁,而是努力去寻找与他们沟通的方法。渐渐地,小患者们不再抗拒我,家长们也更愿意积极配合治疗。我对规培的疑惑与迷茫越来越少,学习和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我由衷地庆幸自己选择了规培,如今我深刻明白,规培是成为一名优秀儿科医生的必经之路。李主任和肖主任为我们把握方向,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席主任和薛老师这样的前辈,则是我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们从不同方面帮我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在从医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作者:十堰市太和医院 2024级史晓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