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国家新闻
聚焦|“十三五”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听刘延东这样说
发布时间:2017-02-24  发布人: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作者:湖北省卫生计生委

   近日,刘延东副总理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6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了《传承创新 开拓进取 续写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以及开创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做出了高屋建瓴地阐述。

  刘延东指出,要以人民健康为导向,为深化医改注入新动力。中医药是我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哲学底蕴,强调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崇尚阴阳平衡、调和致中,在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等方面独具特色和优势,深受公众喜爱,在深化医改、提升医疗卫生水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要与医疗卫生事业的目标任务紧密相连,更好地服务于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更好地服务于群众健康福祉,更加有力地参与深化医改,推动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一要着眼树立“大健康”理念,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坚持新时期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科学调控好中医药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完善中医药人才供需平衡机制。要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缩小区域、院校和学科专业之间的差距。

二要着眼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要鼓励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参加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通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助理全科医生培训、转岗培训、定向免费培养等多种途径,扩大中医类全科医生队伍。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要注重发挥中医全科医生作用,鼓励中医全科医生牵头组建家庭医生团队。

三要着眼强基层、保基本,加强基层人才培养培训。中医药服务在基层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文化理念易于为人民群众所接受。要鼓励、吸引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和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药专家通过师承模式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骨干人才,力争到“十三五”末,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实现县级全覆盖,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要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完善中医药专业技术职务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服务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刘延东强调,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造就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现代中医药人才。抓好医教协同,是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打破学院、学科、医院的“围墙”,对接学术创新发展,主动适应中医药行业发展和健康服务发展需求,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构建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满足需求、协同高效的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

一要深化教学课程改革。遵循中医药认知与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突出中医药特色、传承与创新并举的中医药教学改革。要完善中医药教材体系,推出一批符合中医药教育规律、适应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示范教材。优化中医药课程,加强基础与临床课程的贯通,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融合,着力突出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经典教学,突出中医药思维和科学思维养成。要探索开展中医药长学制改革。进一步扩大“5+3”一体化招生院校,促进中医药院校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衔接。

二要完善师承教育制度。要遵循中医药规律,促进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总结师承教育规律,制定师承教育标准和相关政策措施,将师承教育贯穿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全过程。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院校将师承教育全面覆盖中医药类专业,推动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与师承教育有机衔接,将师承教育作为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内容。继续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学术流派传承、优秀临床人才培养等项目,推进中医药师承教育与学位衔接。

三要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理顺中医药院校与其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的关系,建设一批集临床实践教学、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为一体的国家中医药教学实践基地,充分发挥附属医院在临床教学、规范化培训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做好师承导师、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各中医药院校要建立以名老中医药专家、教学名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强化中医药经典理论教师、临床教师培养,鼓励名老中医药专家上讲台,中青年教师做临床,临床医师授经典。

五要加强医学人文教育。“为医先为人”。中医药学承载着丰厚的人文、哲学底蕴,历来强调以人为本、悬壶济世的人道主义情怀。中医药高等院校要按照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通专融合的培养理念,把人文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将“无负司命之责”的“大医精诚”思想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教育学生既要做名师大家,更要做医德楷模。

 


在线客服